蒸湘区:从田间地头到湾区餐桌看“新农人”的蔬菜“出湘密码”

栏目: 新闻中心 来源:欧宝体育app官方入口    发布时间:2025-08-11 00:42:08

  在衡阳市蒸湘区雨母山镇临江村,初夏的阳光温柔地洒在广袤田野上,18座智能化大棚闪烁着银色光芒,仿佛藏着无数绿色的希望。大棚里,紫黑的茄子挂在枝头,像一个个小巧的灯笼;翠绿的黄瓜浑身带刺,鲜嫩欲滴;繁茂的辣椒在枝叶间若隐若现,生机盎然。清甜的蔬菜气息弥漫在空气中,那是土地馈赠的独特芬芳。

  “五一”刚过,蔬菜基地车间前坪,货车整齐排列,工人们忙碌而有序地将一箱箱新鲜蔬菜搬上车。惠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创始人罗波,站在一旁,眼神里满是期待:“这些蔬菜今晚出发,明天一早,大湾区的市民就能品尝到这份新鲜啦!”

  眼下,正是他的蔬菜基地最繁忙的时候。走进罗波的办公室,四层高的书架摆满了“湖南省农业产业化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优秀非公有制企业”奖牌及各类质量、环保体系认证证书,最上面那块广州市农业农村局颁发的“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铜色牌匾格外醒目。“这是我们获得认证的第四个年头。2021年获批,去年,又通过了复审。”罗波向记者介绍道。

  放眼他的种植基地,蔬菜地、果园、鱼塘相互映衬,足足有900多亩,每年能创造约4000万元的产值。这里的蔬菜不仅供应本地商超和市场,还有相当一部分走进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千家万户。

  “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以供港澳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为标杆,打造食得放心、买得欢心的‘菜篮子’平台,评定要求十分严格。”蒸湘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到底有多严格?罗波给记者算了笔 “指标账”:“检测指标多达 126 项,从蔬菜本身的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到灌溉用水的酸碱度、微生物含量,全都要达标。就拿灌溉用水来说,哪怕是极其细微的污染,都可能会引起蔬菜不符合规定标准。广州海关还在农田里设置了检测定位,时刻监测土壤的农药残留、环境治理情况,每年也会开展现场抽检,一经发现某项指标不合格,就可能面临取消资格的风险。”

  为了确定保证产品质量,他先后投入30余万元,引进两条自动分拣线,利用激光扫描对蔬菜分级筛选。同时,基地严格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逢出必检”制度,建设质量安全溯源体系,消费者只需扫码,就能清楚了解到蔬菜从播种、施肥、采摘到运输的全过程信息。视频监控系统接入信息平台,实现数据实时共享,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监管部门,都能随时查看基地内的生产情况。罗波还专门安装了 2 台检测设备,为每个产品建立详细的检测记录和台账,从源头到市场,全程把控质量。

  紫背天葵富含黄酮苷成分,能延续维生素C的作用,减少血管紫癜,是产后妇女食用的主要蔬菜之一。三七菜又名“养心菜”,富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粗纤维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有清热活血,养心平肝的功效。活体豌豆苗与传统豌豆尖不同,用盒装或盘装的形式直接出售,能保持根系完整以延长保鲜期,质地更加脆嫩滑润……

  这些不常见的蔬菜名是供应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品种,也是罗波的种植“法宝”。近年来,老百姓对蔬菜品质和营养的要求日益提高,为了尽最大可能避免同质化竞争,他将南非冰草、紫背天葵、田三七、苦菊等叶类野菜,以及花生苗、豌豆苗等活体芽苗作为主打产品,并采取分批播种、分批采收的方式,巧妙安排大白菜、豌豆苗、紫背天葵、田三七等蔬菜错峰上市。这样一来,土地没闲着,蔬菜产量增加了,市场也被稳稳“拿捏”。

  “发展设施蔬菜,还是要走优质优价的路子。”罗波和记者说,目前他的蔬菜大棚种植培养面积达200多亩,年产量700多吨,品种30余个,其中60余吨销往大湾区,其余长期供应本地百货、超市,价格比地头价高出不少。

  而对于如何做强本土产品特色,罗波和他的技术团队颇有一套“种植经”。近年来,他们经过不断摸索和试验,结合衡阳本地的气候,发现辣椒、茄子最喜温暖(生长期温度25-28℃)和充足光照,生长速度、产量和品质更好。于是,软皮辣椒、油罐茄、丝瓜、白苦瓜成了今年蔬菜基地的“明星产品”,日产量一千五百余斤,颇受市民青睐。

  “‘早春蔬菜’鲜嫩、营养丰富,在市场上有很高的需求”罗波介绍,每年早春时节,蔬菜基地里就热闹起来,茄子、黄瓜、辣椒、西兰花、水果芥兰等蔬菜纷纷“抢鲜”播种。在温暖的气候里,它们比市场上的同类蔬菜提前1至2个月上市,一亮相就成了“抢手货”。

  “我们已建成从蔬菜培育、种植、包装到物流、销售各环节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条,日配送蔬菜3.8万单。公司大概一个月发两趟货到粤港澳大湾区,从去年到现在,我们往大湾区发送花生苗、豆苗、冰草、紫背天葵等产品超过7万公斤,销售额达到一百余万元,‘惠农’这个牌子也慢慢有了名气!”相关负责人难掩兴奋。越来越多产自蒸湘的蔬菜走进粤港澳大湾区市场,成为备受当地消费者青睐的“靓货”。

  然而,要进入大湾区市场并非易事。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衡阳,四季分明、降水充足。春季的萝卜、白菜、菠菜,夏季的黄瓜、辣椒、茄子,秋季的南瓜、冬瓜、生菜,冬季的芹菜、韭菜、油麦菜等蔬菜应接不暇。可由于容易受天气影响,蔬菜产业很是脆弱——保鲜期短、不易储存、抗风险能力弱。

  “刚开始向广州运送蔬菜时,因为缺乏冷链技术和设备,送到广州的菜都烂了,太可惜了。”回想起运输初期遇到的困难,罗波一脸无奈和惋惜。

  为实现蔬菜产业规模化、专业化、精细化发展,罗波下足了功夫。他引进蔬菜包装加工线,建设标准化预冷设施和分拣包装车间,新鲜蔬菜采摘包装后,1小时内抵达冷库进行预冷,经过真空包装后再进行二次预冷,最后通过4℃冷链车发车。

  “蔬菜讲究一个‘鲜’字,产得好更要送得快。”罗波说,“我们的冷链车车载温湿度监测仪实时上传数据,一旦温度超标便会自动预警。从采摘、打包到运输大约12小时,到达广州后开展周边城市配送,24小时内蔬菜都能保持新鲜。”

  站在新扩建的包装车间前,罗波指着远处的空地:“那里要建1000亩左右的连栋大棚,免费给村民用。”在深耕粤港澳大湾区市场取得很明显的成效后,罗波并未满足于现状,而是积极投身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当起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近年来,蒸湘区全力推进“一村一品”特色发展模式,为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如今,罗波的蔬菜种植产业已成为临江村的支柱产业,雨母山镇计划以他的蔬菜基地为载体,动员村民们集中流转土地,将蔬菜种植打造成临江村的特色产业名片,走出一条“以蔬菜种植振兴乡村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发展之路。

  “我们计划提供100万株左右菜苗给村民免费种植,从育苗到后期的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都会手把手教村民。”罗波介绍道,“我们有全产业链条和销售经营渠道,乡亲们种植的蔬菜将由我们公司回购,无论是供应粤港澳大湾区,还是拓展国内其他

  “以前自己种地,一年到头累死累活,收入也不高。现在跟着政府的脚步走,日子肯定越过越好!” 临江村村民李大姐满脸笑容地说。

  据悉,雨母山镇还将在“一村一品”的基础上进一步谋划升级,推广优质品种“油罐茄”到全镇种植,打造“一镇一品”发展模式。凭借临江村现有的产业基础条件,雨母山镇规划在该村建设油罐茄和辣椒菜苗基地,未来,这些菜苗将供应全镇,成为全镇蔬菜产业链的“大后方”。临江村将采取“合作社+农户+村集体”模式,通过基地务工、入股分红、土地收租等多种方式参与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

  “在蔬菜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的示范引领作用是关键。”蒸湘区分管农业农村工作的副区长刘元莲表示,“政府将在土地流转、项目资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助力雨母山镇做大蔬菜产业品牌,让乡村因产业而兴,让乡亲们因产业而富。”

  夕阳西下,智能化大棚的玻璃幕墙反射着金色的光芒。罗波弯腰拔起一株杂草,动作娴熟得像个老把式。回想起自己来蒸湘区的10年,他感慨万千,“从最开始的50亩到现在的900亩,从凌晨骑摩托车去送菜到如今构建起覆盖大湾区的冷链物流网络,每一次突破都凝聚着无数汗水。特别是2019年洪水淹没基地时,看着被浸泡的蔬菜,我几乎绝望。但想到乡亲们的信任和市场的期待,咬着牙重新开始。”

  微风拂过大棚,带着蔬菜的清香,仿佛也在诉说着这片土地即将迎来的新故事。罗波的实践,不仅是个人创业的奋斗史,更是乡村振兴战略在基层落地生根的生动缩影。相信未来,这里会走出更多“新农人”,更将探索出一条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全面振兴的“蒸湘路径”,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愿景在希望的田野上绚丽绽放。

  不光食材费没给,餐具费也没给…(澎湃新闻) 【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旗下短视频产品 】

  孩子放暑假一个月账单超五万,妈妈:感觉像启动了碎钞机

  这几天,杭州妈妈程絮查看即将升初二的女儿小妍的暑假支付账单后,顿时倒吸一口冷气——短短一个多月,暑假花费已超越5万元,比学期内直接翻N倍! “我和孩子爸爸这个月的工资全部给娃都不够。

  2025年全国田径锦标赛女子200米决赛,17岁的“小孩姐”陈妤颉以23秒21获得冠军。

  女孩高考结束后给做环卫工作的爸爸帮忙处理垃圾,称“想让爸爸多休息一会”

  近日浙江,女孩高考结束后给做环卫工作的爸爸帮忙处理垃圾,“想让爸爸多休息一会”。

  月入轻松过万!台球美女助教成“流量密码”,有人三天就坚持不住,有人频繁被骚扰……

  无影灯下,台球桌泛着冷光,19岁的小鱼俯身瞄准母球,球杆划出一道利落的直线,子球应声入袋。桌旁的男人拍手笑赞“好球”,那是她的顾客。这是小鱼在杭州做台球助教的第一年,已经辗转四个球厅。对她而言,这样的场景早已不陌生。

  美俄元首会晤在即,法意德英等欧洲多国领导人联合发表相关声明。报道称,声明由法国总统马克龙、意大利总理梅洛尼、德国总理默茨、波兰总理图斯克、英国首相斯塔默、芬兰总统斯图布以及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联合签署。

  为了防止养在田里的稻花鱼被晒死,今天改造了一下源头水 #户外 #养鱼日记 #稻花鱼 #新农人计划2025

  In May, a man in Fu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collapsed after eating bitter calabash and was rushed to the hospital. He suffered from severe vomiting, abdominal pain, dizziness, and lost consciousness three times. Doctors diagnosed him with shock, low blood pressure, kidney damage, and electrolyte imbalances — conditions ultimately traced to the bitter calabash he had consumed.